快乐神经病理专栏

第8期

摘要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GBM)是WHO分类中新定义的罕见GBM变体。BRAFVE突变在该肿瘤中过表达,并且与间变性上皮样PXA(ePXA)存在一定的形态学重叠。为了进一步阐明该诊断类别,本研究对64例最初诊断为“eGBM”的儿童和成人病例进行了分子鉴定。采用基于阵列的甲基化和BRAF、TERT基因的直接测序分析肿瘤。本研究结果证明了eGBM队列中存在相当大的分子和临床异质性。甲基化模式,拷贝数改变和突变分析数据,结合临床发现,揭示了三种不同的已确立的肿瘤亚型:(i)具有良好预后的PXA样肿瘤,主要发生于儿童和年轻人;(ii)IDHwtGBM样肿瘤,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尽管BRAF突变频率较高,但预后较差;(iii)RTK1小儿GBM样肿瘤,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预后中等,伴有染色体碎裂和PDGFRA扩增。本研究结论:组织病理学定义的eGBM不代表单一的诊断实体,而是代表至少三种分子和生物学上不同的类别。因此,建议通过全基因组分子谱分析进行分子检测,以进一步对这些罕见病例进行分类。结果1.临床病理学数据64例组织学诊断的eGBM的中位年龄为25岁(范围3-67岁)。包含33名儿科患者(年龄小于18岁)。男性45例(70%),女性19例(30%)。62例肿瘤位于大脑半球,只有2例肿瘤位于小脑。47名患者有随访数据。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全切除和次全切除),术后接受放疗和替莫唑胺(TMZ)化疗。其中37例(79%)患者出现肿瘤复发(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11个月;范围3-38个月)。在随访期间,28例(60%)患者死亡(中位总生存[OS]为23个月;范围5-72个月)。局部再生长是29例患者复发的主要模式;然而,8名患者发展为广泛的脑脊髓播散。分子分析显示:36例(56%)病例存在BRAFVE突变。此外,24例(38%)肿瘤显示pTERT突变(主要是CT突变-23例肿瘤)。在15例(23%)样本中发现了BRAF/TERT联合突变。有和没有局灶性PXA样成分的eGBM和BRAF突变没有相关性(分别为51%和61%,P=0.12)。然而,pTERT突变在“纯”eGBM中更常见(42%),具有PXA样组分的eGBM为26%(P0.01)。未检测到IDH1/2或组蛋白3变体基因(H3F3A,HIST1H3A,HIST1H3B,HIST1H3C,HIST2H3C)的突变。2.eGBM中的表观遗传和细胞遗传学改变非监督聚类显示:具有“上皮样”组织学特点的64例GBM不形成单独的簇,但分子特征与比较组的肿瘤分离。然而,eGBM与来自比较组的三个肿瘤组明显分组(图1A):38例与“典型”PXA聚集,17例与IDHwtGBM聚集,9例与具有RTK1特征的小儿GBM聚集。这些结果也通过t-SNE分析得到证实(图1B)。

A.eGBM样本的非监督层次聚类分析(基于个最可变的甲基化探针)以及不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表观遗传图谱。eGBM(黑点)没有形成任何单独的簇,但它们聚集在PXAII级和III级(黄点),IDHwtGBM(蓝色和绿色点)或小儿RTK1GBM(红点)。

B.根据t-SNE对肿瘤甲基化谱进行分组证实了在PXA,成人IDHwtGBM或小儿RTK1GBM中eGBM的分布。在与PXA聚集的38例肿瘤中,只有13例(34%)含有PXA样病灶。尽管pTERT突变很常见,但这些与PXA相关的“eGBM”没有显示致癌基因扩增以及低频率10q缺失,而CDKN2A纯合缺失发生在23/38(61%)和BRAFVE突变发生在30/38(79%)(图2A,B;表1)。应特别注意的是,具有不同恶性程度的PXA不形成单独的簇,并且所有“eGBM”样本均匀地分布在II级和III级PXA中。17例“eGBM”(其中4例含有PXA样病灶)与IDHwtGBM聚集,这组上皮样胶质瘤仅包含成人患者。细胞遗传学揭示了MDM2/MDM4致癌基因的频繁扩增(4/17;25%)以及IDHwtGBM的其他细胞遗传学/分子模式(例如,CDKN2A/B纯合缺失,10q缺失,7号染色的获得,pTERT的频繁突变)(图2C,D;表1)。然而,这些IDHwtGBM中相当大一部分也发现了BRAFVE突变(6/17;35%)。9例“eGBM”聚集到所谓的“RTK1型小儿GBM”:7例具有“纯”eGBM组织学,2例具有PXA样病灶。该组由主要由儿童和青少年中诊断的肿瘤组成。这些eGBM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几乎均显示PDGFRA扩增(8/9;88%),有时与合并MYCN扩增,而CDKN2A纯合缺失不太常见(图2E,F;表1)。在所有这些肿瘤中检测到具有各种染色体频繁参与的染色体碎裂模式(许多染色体间和染色体内DNA断裂点)。相反,不存在pTERT和BRAF突变(表1)。

图2.eGBM的组织病理学(A,C,E)和细胞遗传学(B,D,F)模式。

所有肿瘤都显示出相似的组织病理学“上皮样”模式-大的黑色素瘤样肿瘤细胞聚集,具有丰富的细胞质、核偏位。然而,这些肿瘤揭示了不同的细胞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特征。A、B:来自“PXA簇”的eGBM显示无扩增,大量染色体增加和CDKN2A纯合缺失(箭头)。C、D:来自“成人IDHwt簇”的eGBM检测到CDK4/MDM2的扩增(箭头),7号染色体的获得以及10号单倍体。E、F:来自“小儿GBMRTK1簇”的eGBM,具有PDGFRA的扩增(箭头)和染色体碎裂模式。

表1:eGBM中的临床和分子变量对应于各种相关的CNS肿瘤簇

3.生存分析临床和/或分子参数与47例eGBM患者存活率存在一些显著的相关性(表2)。临床和分子参数的单变量OS分析显示:年龄较大,存在任何致癌基因扩增,10q缺失,以及来自RTK1小儿GBM或成人IDHwtGBM簇的肿瘤与低生存率显著相关。相比之下,具有BRAFVE突变的肿瘤或与典型PXA聚集的肿瘤预后较好(图3)。然而,单独存在组织学定义的局灶性PXA样成分对预后影响不显著。多变量分析(包括所有测试的变量或仅具有预后意义的变量)未确定任何重要的预后参数。这可能是由于可用病例数量较少。

表2.eGBM患者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粗体字是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

图3.eGBM分子亚型的总存活率分为3个独立的组群。红线-eGBM与小儿RTK1GBM聚类,蓝线-eGBM与成人IDHwGBM聚类,黄线肿瘤与典型PXA聚类。所有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时序检验P0.)。

讨论该研究表明,通过全球DNA甲基化和CNV分析检测到的eGBM种类中存在相当大的分子和临床异质性。“上皮样”GBM表型可能代表组织学模式,而不是定义特征的变体或实体。因此,这些病例的分子亚型可能潜在地将这些形态学相似的病例转化为以下诊断,例如“具有上皮样特征的间变性PXA”,“具有上皮样特征的IDHwtGBM”,“具有上皮样特征的RTK1小儿GBM类型”等。

快乐神经病理专栏

[文献导读]cIMPACT-NOW调研报告明确弥漫性中线胶质瘤和星形细胞瘤突变型的诊断问题

[文献导读]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分子信息及实践方法联盟(非WHO官方组织)调研报告-NOS与NEC的定义

[文献导读]H3K27me3表达缺失的一组脑膜瘤复发风险更高-ActaNeuropathologica杂志

[文献导读]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2基因突变抑制胶质瘤中STAT1表达和CD8+T细胞的累积

[文献导读]改进IDH突变型星形细胞瘤分级系统纳入CDKN2A/B提升预后预测

[文献导读]基于DNA甲基化的脑膜瘤分子亚型和预后评估相关性更好

[文献导读]重现胶质瘤分子生物史从启动到临床表现的五阶段

版权说明

“快乐神经病理”授权“神外前沿”不定期转载其所刊发的文章,欲获得更多精彩文章,请扫描下面的







































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krmw.com/mbywh/95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