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老中医》在央视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山东省政协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出版编辑分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科普分会常委、山医院特聘专家、医学博士苑嗣文先生日前就“中医”话题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本报记者逄春阶

按年龄,苑嗣文先生算不得老中医,但在我眼里,他有“老中医”韵味,他先后师从著名中医专家丁书文、周次清、张奇文教授,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继承中医传统,推广中医文化。与他相识两年,一起参加政协会,爱跟他聊天。我祖上几代中医,遗憾本人愚钝,未能继悬壶之志。今年两会期间,苑先生推荐看电视剧《老中医》,以慰我心。3月16日下午,与苑先生来了个对话。

更看重普及意义

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请您谈谈对《老中医》的总体感觉。

苑嗣文(以下简称苑):这部剧对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有很积极的促进作用。陈宝国、冯远征、陈月末等演得非常好。像冯远征,他曾在接受专访时说,其前辈就是中医,因此对中医有很深的感情。陈月末为了演戏,都背了很多《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医籍中的片段。

记:有没有不足?

苑:我认为《老中医》的整体剧情编排得不是那么太顺当,有的情节又搞得太夸张。从故事情节来讲,我觉得它的故事情节性不如《大宅门》,这可能与后期的剪辑有关。

记:《大宅门》更精致一些。

苑:《老中医》这部剧对中医望闻问切,诊病环节的介绍,比《大宅门》要详细,更专业,让人们对中医的一些细节性问题,有一个比较深的了解。所以这部剧对普及中医药的文化知识很有帮助。

一手好字能看出大夫的修养

记:第四集中,翁泉海让“来了”(原名于运来)写字,说了这么几句话:“一个中医的功底啊,首先是看字,一手好字,能看出一个大夫的心境来,你看一张药方,如果一手好字,患者看了赏心悦目,他认为你是认真的,他会对你尊重,信任你,这时候十分病就减去了一分。如果这个药方上的字,是龙飞凤舞,张牙舞爪,患者看不懂,你说他的心情能好吗?久而久之,他还会再来吗?不来倒是小事,怕就怕因为写得不好,让药师错配药,贻误人命。”这段话,我记下来了。

苑:在古代,儒医不分家,很多中医大夫都有很好的文化功底。如果你连字都写不好,文化底蕴还能好?一手好字是一个大夫必须的修养,尤其是中医大夫。当然,西医大夫也需要把字写清楚。传统中医的基本修养包括四点:一手好字,二会双簧,三指诊脉,四季衣裳。一手好字,上面都说了。二会双簧,医生的本事就是学会如何说话。如果病人的病情非常严重,那绝不能对病人讲:这个病很严重,没治了!这样会吓到病人。这个时候应对病人讲:小病小恙,吃上几服药就好了。但对病人家属一定不能隐瞒,要把实际病情及危险程度交代清楚。三指诊脉就是中医的脉诊。大家对中医最基本的认识是找中医看病,把手腕一伸,先给我诊脉吧!其实这也是常人对中医的误解。实际上,脉诊只是中医四诊之一中的一小分支,四诊就是望闻问切,切诊除了切脉(诊脉)之外,还有切其他部位。中医诊病要求四诊合参,而不是独重脉诊。四季衣裳就是四季都要衣着得体,看起来干净利落。如果医生邋邋遢遢,不讲卫生,穿着打扮不合时宜,那么他能是一个好医生吗?他不能领会这四季更替、自然变化之道,不可能是一个好医生。除此之外,医生的长相也非常重要,要长得和蔼可亲、面慈目善,这样的医生就会有很大的亲和力,让人如沐春风。当然这个不能强求,长相是天生的。

吴雪初解释符合中医理论

记:该剧开篇,秦老爷喝了翁泉海开的药一命呜呼,但真相是这秦老爷先后喝了两服相克的药,这个情节,可信吗?剧中吴雪初(曹可凡饰)对翁泉海运用补中益气汤的解释是:“秦仲山患病日久,大骨枯槁,大肉陷下,五脏元气大伤,营卫循序失常,脉若游丝似豆转脉中,且舌苔全无,此乃阴阳离决阳气欲脱,回光返照之先兆也,翁泉海不用大剂量补气的人参、黄芪,也不用补阳的鹿茸、附子;而用补中益气汤以求补离散之阳,挽败绝之阴,清虚中之火,升下陷之气,不温不火,不轻不重……”这个解释,可信吗?

苑:秦老爷喝了翁泉海开的药一命呜呼,剧中将原因归结为他先后喝了两服相克的药。我认为这是不可信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病人本来就是病入膏肓,无力回天,属于不治之症。吴雪初大夫对这个病人作的评估是准确的。一般来讲,如果没有家属十分的信赖和理解,大夫对这种病人是不敢接手的。翁泉海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这个病人,我觉得他的处理非常正确,因为补中益气汤具有健脾补中,燮理升降,调补气血的作用,吴雪初讲的这些很专业、很内行、很中肯,对疾病的后期患者用补中益气汤是非常恰当的。除了补中益气汤,在重病患者的生命末期,大部分中医会开生脉散。记:有人指出剧中有几处错误,小铃医背《黄帝内经》,把“食(sì)人以五气”,读成“食(shí)人以五气”。

苑:这就是高小朴(陈月末饰)的古文功底稍差的表现。古代的铃医就是拿着祖传秘方,走街串巷,给人治病,一般缺乏对中医理论深入系统的学习。如果高小朴这样读,符合铃医少读经典的特点,陈月末故意演出了这个铃医的古文功底较差的细节。如果说陈月末读错了,也可以理解,毕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为演戏才读《黄帝内经》,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学中医的古文功底要扎实。

很多医闹是因贫穷引起的

记:电视剧中,有好几个桥段是患者无理取闹的,是不是过于夸张?

苑:患者无理取闹的片段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存在的。医患本来是没有矛盾的,大家都是来共同对付疾病的。如果有矛盾,只是在医疗费用上的矛盾。很多病是治不好的,这是符合医学规律的。如果患者费了很多钱,患者又死亡了,很多家属不理解,严重的就开始“闹”!很多医闹都是因为贫穷而引起的,患者死亡,家属认为闹一闹,医院闹几个补偿钱。我们要对这种医闹现象进行批评。医院要用法律手段来进行维护权益。另外,必须改善现有的医疗体制,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要提高医生技术的价值,提高他们的诊疗费用,手术费用等等。要放开医疗准入,培养、扩大优质医疗资源的量,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不是让人医院里涌。

记:翁泉海用一言一行诠释了“大医精诚”的精髓。当下的医者能从这个形象身上得到哪些启示?

苑:大医精诚,治病救人。视病人如亲人,毕生追求,问心无愧。

翁泉海原型是上海名医丁甘仁

记:翁泉海在中央政府发布“中医废止案”后带领中医同仁共同抵抗中医废止案并保护中医这一民族瑰宝,这符合历史事实吧?

苑:翁泉海是以上世纪上半叶上海名医丁甘仁为原型来塑造的。丁甘仁是常州孟河人,是孟河医派的代表人物。当年国民政府发布“废止中医案”之后,以丁甘仁为首的上海中医界联合起来去南京请愿,最后国民政府放弃了“废止中医案”,这是历史事实。

记:另外,电视剧中提到的中西医对抗赛,也是真实历史事件吗?

苑:是真实的。当年将肠伤寒患者随机抽签分组,中医、西医分别治疗一组,同时开始治疗,看哪一组退热更快,康复得更快!结果让蔑视中医的西医同行连伸大拇指。中医组的主治大夫就是丁甘仁。

记:孟河医派跟山东有关系吗?电视剧中有个情节,来了的父亲是齐鲁名医于桥山。

苑:这是虚构的。孟河医派与山东中医界,肯定有关系,天下中医是一家。况且丁甘仁创办了上海中医学院,培养了弟子无算,还有一些医家办中医函授学校,很多山东人也在此学习。

“脉理幽微,敢高谈夫七诊?”

记:对赵闵堂这一角色怎么看?

苑:冯远征演得很好。赵闵堂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很多医生为了顾护自己的名气,对重症患者推诿不治。更多的是,有的医生甚至为了吸引患者,采用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手段。

记:对一些打着中医的幌子,所做的那些歪门邪道,比如神龟探病这样的一些案例,在戏里面有所表现。

苑:对江湖骗子必须防范。哗众取宠,招揽顾客,不利于中医发展,会导致中医走向玄学的歧途。

记:有个镜头,翁泉海为病人号脉。网友称陈宝国把号脉细节处理得堪称教科书级,因为翁泉海给病人号脉结束,镜头给了特写,病人的手腕上留下三个指甲印。指甲印都出来,是不是太过夸张了?

苑:临床经常出现的情况,有时候需要重按才能寻得脉象,有时诊完脉,会留下指印。脉诊就是通过脉象进行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老百姓又称脉诊为“搭脉”“摸脉”,御医给皇帝看病,又称请脉,可见无论皇家还是民间,都特别重视脉诊。

记:悬丝诊脉,是不是很玄?

苑:民间有弦丝诊脉的故事。据说古代太医给皇帝后妃看病,连卧室都不能进,除了听太监宫女说病因病情外,就是“悬丝诊脉”了。即后妃和太医各居一室,由太监或宫女将一根红丝线拴在后妃的手腕上,线的另一端交给太医把按,通过丝线辨别病情。传说孙思邈给长孙皇后看病就用悬丝诊脉。太监先有意试他,先后把丝线拴在冬青根、铜鼎脚和鹦鹉腿上,结果都被孙氏识破,最后才把丝线系在娘娘腕上。孙思邈诊得脉象,知是滞产,便开出一剂药方,娘娘遂顺利分娩。这些民间传说使得百姓不仅仅是相信脉诊,而是迷信脉诊了。

记:诊脉真的具有这么重要、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吗?

苑:许多医家都有一个共识:诊脉是非常困难的,脉象复杂多样,李时珍的《濒湖脉学》记载了27种脉象,即使你背诵得滚瓜烂熟,可能仍然“心中了了,指下难明”。要想把脉象与症状一一对应起来,通过脉象诊出症状,那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有些古医籍自始至终都不言脉象。比如清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虽然创立了不少有效名方,但不言脉;比如清吴师机的《理瀹骈文》就是一部不言脉的名著,吴氏为何不言脉?他老实地说:“脉理幽微,敢高谈夫七诊?”

记:为什么有的老中医把脉把得那么准?

苑:众所周知,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大手段,《黄帝内经》说:“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是把医生分为四等,也就是四个层次“神、圣、工、巧”。通过切诊(包括切脉、触诊)而诊断疾病,那是最初级的医生水平。许多老中医已达到了“神”的层次,通过望与闻就知道了患者的疾苦。上述传说中,孙思邈诊得娘娘滞产,是靠的悬丝诊脉吗?同行问其窍门,孙思邈笑而不答。其实这位医圣只要闻到皇后那种临盆时的痛苦呻吟,就能做出诊断,根本不用依赖丝线之灵。

记:那么诊脉的价值在哪里呢?

苑:脉象反映的只是人体所处的一种状态,气血是否充盈?阴阳是否平衡?能把握住浮沉迟数就可以了。中医诊断疾病还讲究“四诊和参”、舍症取脉、舍脉取症。不会单纯依靠脉诊诊断疾病。脉诊对于药物剂量的增减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的一位朋友,也是一位名医,以擅长脉诊出名,为病人诊病时一言不发,眯缝着眼,似闭未闭,好像诊脉进入了状态,其实他正在仔细打量着病人,通过望、闻获取疾病信息!靠的还是四诊和参。曾经有位患者告诉我,有个中医通过诊脉不仅能诊断出何处患肿瘤、而且还能判断出肿瘤的大小(能精确到几毫米)。我告诉患者,不排除具有这种特殊功能的人才。但是,外科医生敢根据他的诊断结果制定手术方案?如果没有B超、CT、MRI,谁能判断其脉诊结果的准确性?

中药材质量令人担忧

记:《老中医》开头的背景即是中药做的太极图,里面有薏苡仁,远志,栀子,杏仁等等,从细节看,可以说剧组确实用心,后面有许多知识点,比如“十八反、十九畏”等。

苑:十八反,十九畏是指在中药使用的过程当中,相畏相反的药物不能用在一起配伍使用。比如人参和五灵脂就不能使用在一块,半夏和附子、乌头都不能配伍使用,海藻与甘草不能配伍使用,等等。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经常把附子和半夏并用,还有很多老中医把人参和五灵脂一块配伍应用,得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最近读《医院名中医学术经验集》,书中记载了冯鸣九大夫最喜欢把人参和五灵脂配伍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疼,取得很好的效果。对十八反十九畏要辩证看,不能抱残守缺,一成不变。

记:电视剧中也涉及到假药问题。我在想,当年李时珍时代的药,跟现在的药,是不是药的成分也变了?面对这个变,药方是不是也得变啊?

苑:现在中药材的质量确实令人担忧。一方面是假药,那是市场监管问题。另一方面,即便是真药,质量也在下降。现在的中草药大多数都是药农种植的。药农种植中草药时,不可避免地要增加产量、增加产值,要用到化肥、农药等。这样种植出来的中药,生长周期往往较短,比如人参,以前的时候我们用野山参,一般生长周期都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三四十年,现在的人参大部分都是园植参或者林下参,一般来讲生长周期都不会超过5年。再譬如鸡内金,以前的鸡内金较厚,现在速生鸡的鸡内金都很薄,几乎不达标。药物的质量、功效都会受影响。

记:听说过您曾到山上寻找野桑葚?

苑:每年五六月份,我都去爬千佛山,山上有几棵野生的桑树。桑葚也是一味中药,也是食品,属于药食两用的品种。五六月份山上的桑葚刚刚开始熟。那些三四月份上市的桑葚,个大色黑,卖相很好,但是吃起来口感非常差,没有桑葚的味道。这些都是大棚种植的。五六月份,你摘一个山上野生的桑葚尝一下,个头虽小,但桑葚的味道是那么浓啊!这两种桑葚药用价值能一样吗?

为提高临床疗效,就不得不加大药物的用量。如果你不加大药物的用量,就必须要增加药物的品种。比如清热解毒本来就用金银花一味,但为了保证临床的疗效,必须要增加板蓝根、连翘、蒲公英等。

应吸取西医肿瘤治疗教训

记:近年来,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您说:“西医治疗肿瘤就是三板斧——手术切除、放疗、化疗,但是很多人经过治疗严重破坏了自身免疫系统,不仅生活质量下降,而且死亡更快。对当前肿瘤的治疗模式必须反思,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苑:关于肿瘤的治疗,我想应吸取西医肿瘤治疗的教训。中医治疗肿瘤效果还是非常好的:第一,能够使病人带瘤生存,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第二,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第三,有时还能够治愈。比如一例神经胶质细胞瘤的患者,由于他那个胶质细胞瘤的位置靠近脑干,医院专家看了都认为没法治了。后来患者经过三个月的中医治疗,再做颅脑加强CT检查时,肿瘤消失了,找不到了。至今5年过去了,病人还健在。

还有一个肺癌病人已经出现转移,后来患者吃中药治疗,现在已经吃了将近一年的中药了,恢复得很好,前一段时间又去做肺部的CT检查,显示肺部肿瘤已经明显缩小,现在患者没有任何痛苦。继续服用中药,是不是肿瘤能够完全消失呢?那就拭目以待吧,即便不能消失,那么按照现在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存年限,他已经非常高兴了。这就是带瘤生存。

还有一个食道癌的患者,先是手术,然后放疗、化疗,直到最后出现了癌性疼痛。这个时候患者家属希望患者能够活过春节去,那时离春节还有两个月。这个病人通过服用中药,不疼了,不仅过了春节,而且过了正月十五才去世的。中医药对癌症患者的疼痛还是很有效的。

我认识到了中医药的伟大

记:您为什么选择中医?在二十多年的行医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事情?

苑:其中有个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当时找到我时,下肢肿大如大象腿,穿裤都穿不进去。唯一的办法就是截肢。我也没有把握治好,但患者信任中医,拒绝截肢。这个病人很有耐心,坚持用药三年多,一天一服。据说仅煮药的砂锅,就煮烂了将近十个。吃着中药,患者感觉越来越好,腿肿也越来越消了。三年后,腿完全恢复了正常,去医院再做B超检查,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已经完全消失了。病人完全康复,重新打工去了。这个病例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啊!我认识到了中医药的伟大!

中医不仅要治病,还要治未病。我的专著《父母锦囊:教你养个壮小孩》颇受欢迎,这本书最让家长受益的一点,就是怎么去喂养孩子。我建议家长牢记一个谚语:“要想小儿安,须得三分饥与寒。”孩子不要穿衣穿得过暖,吃饭不要吃得过饱。穿得过暖,吃得过饱,都会导致孩子的健康受到影响,爱生病。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krmw.com/mbyyy/1665499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