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8/5941620.html

图为:黄德东到居民家中开展体检

楚天快报记者丁心栓通讯员阮君君彭艳丽

■保康县寺坪镇地处深山,很多医生都不愿意留下来,然而,黄德东医生却在这里默默守护了30年。从简单的涂药水、包扎伤口,到现在内科儿科,他“赤脚”行医30年,随身带着三件宝: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坚持走村入户为乡亲们出诊看病,宣讲健康知识。田间地头,山坡山坳,到处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也收获了乡亲们的信赖。谁有高血压、谁有糖尿病、谁该打疫苗,他都一清二楚。

打着火把到患者家中行医

三十年前的保康县寺坪镇,大山环绕,河水湍急,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就医条件差。出生在这里的黄德东,打小就看到父辈们就医不便,便萌生了学医的志向,长大后如愿上了卫校。年9月,黄德东以优异的成绩从卫校毕业,被分配到庹家村卫生所工作。

庹家卫生所更加偏僻,离黄德东的家也很远,他没有抱怨,而是怀着满腔的热情走上了从医的岗位。这一干就是30年。

在农村长大的他深知乡亲们的不易,对待乡亲们总是非常热心。有个冬夜,黄德东接到一个急救电话,南河对岸3组村民马应恒突患急性胃肠炎,肚子疼得他快要晕过去了。黄德东听后立马起身背起药箱出发了。到了南河岸边,夜色已深,船民们都收船回家了。黄德东想着病人的病情不能耽误,心急如焚,就自己趟着河水过河。到了河中央,河水越来越深,他担心打湿了药箱的药,赶快用双手托起药箱。冰冷刺骨的河水很快没过他的腰,没过他的肩,他冷得真打哆嗦,脚下一滑,差点摔倒。

但他咬紧牙关,紧紧地托住手里的药箱,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我一定要安全到达,病人在等着我!”半个小时后,当黄德东出现在马应恒的家门口时,马应恒一家看着衣服湿透的黄德东,激动地说,这么冷的天你还趟着水来,真是救命恩人啊!

一个名叫肖选福的病人住在离卫生室50里外的山沟,因脊柱受伤至双下肢瘫痪长期卧床并发褥疮感染了,下午快5点时,家人找到黄德东,要他去出诊。虽然天色已晚,但黄德东二话没说,背着药箱就走。

走进山沟,伸手不见五指,黄德东就干脆点燃火把,借着火把的光亮,穿过小溪边的乱石和草丛,晚9点多终于到了患者家里,顾不上自己又累又饿,赶快为病人处理患处。一进屋一股恶臭扑鼻而来,病人的家人都忍不住捂鼻跑到室外,而黄德东依然平静地走近病人,打开药箱,为病人清创敷药止痛。此情此景,病人哽咽着说:“你真是活菩萨啊!”

患者拎鸡感谢救命恩人

患者的信任,乡亲们的鼓励,让黄德东更加热爱医生这个职业,更加热爱这份工作。

黄德东身上随时带着他心爱的三件宝贝: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无论是走在路上,还是在家中,还是节假日走亲访友,只要有人找到他,哪怕再忙,他也会马上放下手里的活为病人施治。

每年大年三十早上,他在家人的催促下回家陪家人吃个团年饭,初一又回到诊所。有年大年三十中午,黄德东收拾好东西已经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接到消息说,有人自服农药中毒,命在旦夕。黄德东赶紧返回卫生所,收拾漏斗洗胃管及解毒药,飞奔到病人家中,给病人进行洗胃等一系列急救,守在病人的床前一夜没有合眼,直到病人第二天苏醒过来。

后来连续5天,黄德东每天都去病人家中观察病人病情,并开导病人,直到病人完全脱离危险期。病人痊愈后,非常感激黄德东,拎了自家的鸡去感谢,黄德东不收。病人眼泪汪汪地说,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啊,这只是点小心意。黄德东还是坚决地拒绝了。

点油灯研究中药药性

一次次行医中,黄德东越来越感觉到基层卫生工作的重要,卫生所是把守疾病的第一道大门,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就会延误病情。作为基层医生,不仅要有细心的服务,还要有过硬的技术。于是黄德东白天工作,晚上就着一盏煤油灯阅读古今中外医学经典,光学习笔记就记了几大本。

工作之余,他还带领同事挖出荒地,种上草药,观察研究中药药性。有时听到人说哪个地方有名老中医时,他不远千里前去拜师学艺,并收集整理中医古方。

60多岁的鲁大妈,30多岁时就得了荨麻疹,遇到冷水、冷风、露水、青叶,反复发作,奇痒无比,生不如死。她的儿子在北京工作,几次找专家治疗,没有效果,最后找到黄德东。黄德东刚好在省培训班学习,他诊断为“寒性荨麻疹”,采取治血疗法,经过几次治疗,根治未再复发……

随着名气的增大,有外地医疗单位承诺开出高薪想“挖”走他,面对高薪的诱惑,很多人都以为黄德东会远走。因为他的家并不富裕,年他的妻子患脑膜瘤,做了手术及放疗,又患肾病需长年服药。但黄德东说,当他看到排着长队等他看病的乡亲们时,他想到自己学医的初衷,他坚定地谢绝了外地医疗单位的高薪聘请。“我的根在这里!”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krmw.com/mbyfl/166550858.html
------分隔线----------------------------